海洋棱镜

港科大(广州)浮标系统实时监测大湾区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 定期更新:6月9日-14日

珠江口水域可分为伶仃洋、磨刀门和黄茅海三部分,区域环流在地形、径流、潮汐、季风、沿岸流等综合作用下,形成复杂多变的水动力条件。港科大(广州)浮标监测系统可对珠江口磨刀门外西侧的风速、气温、气压、湿度、太阳辐射等气象参数,海流流速、温度、盐度等水文物理参数,以及营养盐(硝酸盐)、叶绿素、溶解氧等生物地球化学参数进行长期、连续、全天侯的自动化观测和实时数据传输。

     自5月以来的径流数据显示(图1), 5月中至6月初径流加大,8号之后,径流量明显减弱(图1),同时受热带低压小熊(Koguma)影响,珠江口附近产生强烈的东北风(图2),水体混合加强,层化减弱,底层溶解氧浓度在9号达到较高值,其后随水体稳定和持续的底层耗氧,溶解氧逐渐降低(图3)。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10817231100

图1:2021年5月至今的西江高要站点河流流量 (数据来自水利部信息中心)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10817231108

图3:底 层温度、盐度、溶解氧(Dissovled Oxygen, DO)浓度时间序列(2021.06.09-2021.06.14),红色虚线表示溶解氧浓度=2mg/L.

     为进一步研究珠江口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演变趋势,探索海域富营养化进程,评估水体缺氧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等科学问题,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主导的2021年夏季珠江口航次自6月3日启程,正持续进行全面的水质监测采样。本航次将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多参数进行测定。海上环境多变,科考人员克服天气恶劣、海面颠簸、晕船等诸多困难,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采样工作,祝接下来的航次实验顺利,为风雨无阻、辛勤劳作的科考人员点赞!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10817231112

图4:科考人员正在海上作业